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深入开展“三提”行动 为推动落实两件大事提供更加坚实的财政保障

发布日期:2023-10-12 10:57:00
【字体:  
分享到: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党组聚焦“提标、提速、提效”持续发力,抓实抓深,全面激发财政干部担当作为的整体动力,有效带动财政各项事业不断突破、晋位升级,为推动落实两件大事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聚焦“提标”,服务大局、争当标兵

  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坚定“闯新路、进中游”的决心和信心,全方位服务保障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大局。

  (一)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机制服务大局。将落实“两件大事”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细化具体方案,建立清单要点,定期调度落实,强化资金统筹,聚焦聚力保障五大任务。2023年1-9月,全区各级财政累计支出1767亿元,支持五大任务重点项目建设,更为有力有效地保障了重点项目工程落地实施。

  (二)以有解思维抢前争先服务大局。将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财政的重要工作,财政厅党组成员带队,分58个批次赴财政部汇报工作,对接国家规划、政策要求,争取各类资金支持。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内蒙古自治区转移支付预算2995.76亿元,比2022年预算数增加307.42亿元。1-8月份,在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基础上,财政部又陆续下达内蒙古自治区各项转移支付增量资金307.6亿元。 

  (三)强化交账意识和成果意识服务大局。主动对标对表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部署,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提高财政管理精细化水平,厚植发展基础,更好地服务于新发展格局。今年前三季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11.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4.6%,同比增加176.6亿元,增长7.9%。

  二、聚焦“提速”,转变作风、提质增效

  厅党组班子带头转观念、改作风,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真正做到动起来、快起来、跑起来。

  (一)深入一线“动起来”。坚决扭转“坐等上门”不合时宜的做法,做到主动沟通、上门服务。今年以来,聚焦“两件大事”以及财政改革发展重点领域,由厅党组成员带队,常态化带着问题深入预算单位,会同研究破解项目入库成熟度不高、预算编制精准性不够、资金统筹不强等问题。结合主题教育,精准选定43个重点课题,深入各盟市、重点旗县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累计发现、解决问题69个,提出解决措施83条,形成调研报告43篇,提出成果转化措施30条。

  (二)狠抓落实“快起来”。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立足财政职能职责,建立了《财政厅落实“五大任务”2023年重点任务分工台账》《<政府工作报告>任务落实台账》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台账,研究印发了《加大督查督办力度 推动工作“提标、提速、提效”十条措施》,健全完善了研究部署、跟进调度、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全链条落实机制,做到紧盯不放、抓紧快办、迅速落实,对行动不及时的进行通报,督促整改落实,坚决杜绝“一批了之”和“慢腾腾”,确保各项任务及时落实、销号。

  (三)运行管理“跑起来”。坚持“文不过夜、事不隔天、办不超时”,建立了《公文运转全流程值班制度》,明确每日下班时间、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公文运转各岗位的值班职责,形成全流程、全天候的公文运转机制,切实做到动起来、跑起来、快起来。狠抓“规范、精减、提速”,守好精文减会“硬杠杠”,严控文件会议数量,加强审核把关,切实把数量减下来,质量提上去。厘清处室职责边界,持续深化“两优”行动,简化办事程序、精简办事要件、压缩办事时限,梳理34项财政厅内部管理制度,统一编印《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全厅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让工作节奏顺畅、工作速度加快、工作质效提升。

  三、聚焦“提效”,激励担当、激发活力

  树立创一流、当标兵的雄心壮志,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机制,在自治区直属机关中创先争优。

  (一)抓提档晋位升级,促争先创优。制定《财政厅2023年争先创优工作任务清单》,要求每个处室设定1-2项晋位升级目标,支持和鼓励全体党员、干部向先进地区、先进单位交流学习,全方位提升财政各领域工作水平。研究印发《关于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暨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年初任务目标和“争先创优”工作,总结情况、分析问题、明确措施,压茬开展“晾、晒、比”,推动各项工作“提标、提速、提效”。近期,厅党组研究印发了《开展星级化亮晒比 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的工作方案》,提出“北疆财政党建”品牌创建目标,系统安排“党建+财政”支部创建工作,对标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着力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抓实干实绩导向,促干事创业。结合工作实际,改变过去“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单一考核方式,制定更为科学精准、符合实际、反映客观的55项考核指标,有效激励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实绩创业绩的主动性。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197名“80后”干部走进考场,通过“实战”大力选拔年轻干部。截至目前,已选拔任用9名“80后”正处级领导干部、29名“80后”副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涵养了有为者才能有位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抓精神文明创建,促精神提振。做到“活动月月有”,高频次组织开展青年读书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以及财政干部大讲堂等活动,精心布设了党建中心、财政发展历程两个展厅以及职工文化、廉政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三个长廊,通过有形有效有感的载体,营造团结向上、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2023年,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单位”,承办了自治区直属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两件大事”现场经验交流会。基层党建工作提档升级,厅机关党委和行政处党支部分别获评“自治区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打印本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动态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深入开展“三提”行动 为推动落实两件大事提供更加坚实的财政保障

发布时间:2023-10-12 10:57:00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朗读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深入开展“三提”行动 为推动落实两件大事提供更加坚实的财政保障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党组聚焦“提标、提速、提效”持续发力,抓实抓深,全面激发财政干部担当作为的整体动力,有效带动财政各项事业不断突破、晋位升级,为推动落实两件大事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聚焦“提标”,服务大局、争当标兵   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坚定“闯新路、进中游”的决心和信心,全方位服务保障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大局。   (一)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机制服务大局。将落实“两件大事”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细化具体方案,建立清单要点,定期调度落实,强化资金统筹,聚焦聚力保障五大任务。2023年1-9月,全区各级财政累计支出1767亿元,支持五大任务重点项目建设,更为有力有效地保障了重点项目工程落地实施。   (二)以有解思维抢前争先服务大局。将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财政的重要工作,财政厅党组成员带队,分58个批次赴财政部汇报工作,对接国家规划、政策要求,争取各类资金支持。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内蒙古自治区转移支付预算2995.76亿元,比2022年预算数增加307.42亿元。1-8月份,在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基础上,财政部又陆续下达内蒙古自治区各项转移支付增量资金307.6亿元。   (三)强化交账意识和成果意识服务大局。主动对标对表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部署,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提高财政管理精细化水平,厚植发展基础,更好地服务于新发展格局。今年前三季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11.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4.6%,同比增加176.6亿元,增长7.9%。   二、聚焦“提速”,转变作风、提质增效   厅党组班子带头转观念、改作风,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真正做到动起来、快起来、跑起来。   (一)深入一线“动起来”。坚决扭转“坐等上门”不合时宜的做法,做到主动沟通、上门服务。今年以来,聚焦“两件大事”以及财政改革发展重点领域,由厅党组成员带队,常态化带着问题深入预算单位,会同研究破解项目入库成熟度不高、预算编制精准性不够、资金统筹不强等问题。结合主题教育,精准选定43个重点课题,深入各盟市、重点旗县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累计发现、解决问题69个,提出解决措施83条,形成调研报告43篇,提出成果转化措施30条。   (二)狠抓落实“快起来”。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立足财政职能职责,建立了《财政厅落实“五大任务”2023年重点任务分工台账》《<政府工作报告>任务落实台账》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台账,研究印发了《加大督查督办力度 推动工作“提标、提速、提效”十条措施》,健全完善了研究部署、跟进调度、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全链条落实机制,做到紧盯不放、抓紧快办、迅速落实,对行动不及时的进行通报,督促整改落实,坚决杜绝“一批了之”和“慢腾腾”,确保各项任务及时落实、销号。   (三)运行管理“跑起来”。坚持“文不过夜、事不隔天、办不超时”,建立了《公文运转全流程值班制度》,明确每日下班时间、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公文运转各岗位的值班职责,形成全流程、全天候的公文运转机制,切实做到动起来、跑起来、快起来。狠抓“规范、精减、提速”,守好精文减会“硬杠杠”,严控文件会议数量,加强审核把关,切实把数量减下来,质量提上去。厘清处室职责边界,持续深化“两优”行动,简化办事程序、精简办事要件、压缩办事时限,梳理34项财政厅内部管理制度,统一编印《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全厅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让工作节奏顺畅、工作速度加快、工作质效提升。   三、聚焦“提效”,激励担当、激发活力   树立创一流、当标兵的雄心壮志,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机制,在自治区直属机关中创先争优。   (一)抓提档晋位升级,促争先创优。制定《财政厅2023年争先创优工作任务清单》,要求每个处室设定1-2项晋位升级目标,支持和鼓励全体党员、干部向先进地区、先进单位交流学习,全方位提升财政各领域工作水平。研究印发《关于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暨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年初任务目标和“争先创优”工作,总结情况、分析问题、明确措施,压茬开展“晾、晒、比”,推动各项工作“提标、提速、提效”。近期,厅党组研究印发了《开展星级化亮晒比 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的工作方案》,提出“北疆财政党建”品牌创建目标,系统安排“党建+财政”支部创建工作,对标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着力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抓实干实绩导向,促干事创业。结合工作实际,改变过去“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单一考核方式,制定更为科学精准、符合实际、反映客观的55项考核指标,有效激励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实绩创业绩的主动性。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197名“80后”干部走进考场,通过“实战”大力选拔年轻干部。截至目前,已选拔任用9名“80后”正处级领导干部、29名“80后”副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涵养了有为者才能有位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抓精神文明创建,促精神提振。做到“活动月月有”,高频次组织开展青年读书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以及财政干部大讲堂等活动,精心布设了党建中心、财政发展历程两个展厅以及职工文化、廉政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三个长廊,通过有形有效有感的载体,营造团结向上、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2023年,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单位”,承办了自治区直属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两件大事”现场经验交流会。基层党建工作提档升级,厅机关党委和行政处党支部分别获评“自治区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党组聚焦“提标、提速、提效”持续发力,抓实抓深,全面激发财政干部担当作为的整体动力,有效带动财政各项事业不断突破、晋位升级,为推动落实两件大事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聚焦“提标”,服务大局、争当标兵

  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坚定“闯新路、进中游”的决心和信心,全方位服务保障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大局。

  (一)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机制服务大局。将落实“两件大事”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细化具体方案,建立清单要点,定期调度落实,强化资金统筹,聚焦聚力保障五大任务。2023年1-9月,全区各级财政累计支出1767亿元,支持五大任务重点项目建设,更为有力有效地保障了重点项目工程落地实施。

  (二)以有解思维抢前争先服务大局。将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财政的重要工作,财政厅党组成员带队,分58个批次赴财政部汇报工作,对接国家规划、政策要求,争取各类资金支持。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内蒙古自治区转移支付预算2995.76亿元,比2022年预算数增加307.42亿元。1-8月份,在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基础上,财政部又陆续下达内蒙古自治区各项转移支付增量资金307.6亿元。 

  (三)强化交账意识和成果意识服务大局。主动对标对表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部署,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提高财政管理精细化水平,厚植发展基础,更好地服务于新发展格局。今年前三季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11.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4.6%,同比增加176.6亿元,增长7.9%。

  二、聚焦“提速”,转变作风、提质增效

  厅党组班子带头转观念、改作风,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真正做到动起来、快起来、跑起来。

  (一)深入一线“动起来”。坚决扭转“坐等上门”不合时宜的做法,做到主动沟通、上门服务。今年以来,聚焦“两件大事”以及财政改革发展重点领域,由厅党组成员带队,常态化带着问题深入预算单位,会同研究破解项目入库成熟度不高、预算编制精准性不够、资金统筹不强等问题。结合主题教育,精准选定43个重点课题,深入各盟市、重点旗县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累计发现、解决问题69个,提出解决措施83条,形成调研报告43篇,提出成果转化措施30条。

  (二)狠抓落实“快起来”。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立足财政职能职责,建立了《财政厅落实“五大任务”2023年重点任务分工台账》《<政府工作报告>任务落实台账》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台账,研究印发了《加大督查督办力度 推动工作“提标、提速、提效”十条措施》,健全完善了研究部署、跟进调度、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全链条落实机制,做到紧盯不放、抓紧快办、迅速落实,对行动不及时的进行通报,督促整改落实,坚决杜绝“一批了之”和“慢腾腾”,确保各项任务及时落实、销号。

  (三)运行管理“跑起来”。坚持“文不过夜、事不隔天、办不超时”,建立了《公文运转全流程值班制度》,明确每日下班时间、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公文运转各岗位的值班职责,形成全流程、全天候的公文运转机制,切实做到动起来、跑起来、快起来。狠抓“规范、精减、提速”,守好精文减会“硬杠杠”,严控文件会议数量,加强审核把关,切实把数量减下来,质量提上去。厘清处室职责边界,持续深化“两优”行动,简化办事程序、精简办事要件、压缩办事时限,梳理34项财政厅内部管理制度,统一编印《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全厅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让工作节奏顺畅、工作速度加快、工作质效提升。

  三、聚焦“提效”,激励担当、激发活力

  树立创一流、当标兵的雄心壮志,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机制,在自治区直属机关中创先争优。

  (一)抓提档晋位升级,促争先创优。制定《财政厅2023年争先创优工作任务清单》,要求每个处室设定1-2项晋位升级目标,支持和鼓励全体党员、干部向先进地区、先进单位交流学习,全方位提升财政各领域工作水平。研究印发《关于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暨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年初任务目标和“争先创优”工作,总结情况、分析问题、明确措施,压茬开展“晾、晒、比”,推动各项工作“提标、提速、提效”。近期,厅党组研究印发了《开展星级化亮晒比 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的工作方案》,提出“北疆财政党建”品牌创建目标,系统安排“党建+财政”支部创建工作,对标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着力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抓实干实绩导向,促干事创业。结合工作实际,改变过去“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单一考核方式,制定更为科学精准、符合实际、反映客观的55项考核指标,有效激励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实绩创业绩的主动性。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197名“80后”干部走进考场,通过“实战”大力选拔年轻干部。截至目前,已选拔任用9名“80后”正处级领导干部、29名“80后”副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涵养了有为者才能有位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抓精神文明创建,促精神提振。做到“活动月月有”,高频次组织开展青年读书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以及财政干部大讲堂等活动,精心布设了党建中心、财政发展历程两个展厅以及职工文化、廉政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三个长廊,通过有形有效有感的载体,营造团结向上、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2023年,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单位”,承办了自治区直属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两件大事”现场经验交流会。基层党建工作提档升级,厅机关党委和行政处党支部分别获评“自治区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