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动态

财经动态

  • 市财政局下达“三名”工程专项资金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近日,市财政局下达2023年“三名”工程专项资金2100万元...

    2023-12-15 朗读

      近日,市财政局下达2023年“三名”工程专项资金2100万元,用于发放全市30名名校园长、100名名教师和50名名班主任的奖励,其中名校园长奖励标准15万/人,名教师奖励标准10.5万/人,名班主任奖励标准12万元/人。   市财政全力支持“三名工程”,通过奖励名优教师、班主任、校园长,充分树立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拉动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加快打造我市成为西部教育强市作出贡献。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进一步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大力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 发挥财政职能 助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近年来,市财政局立足部门职责,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

    2023-12-15 朗读

      近年来,市财政局立足部门职责,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持续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切实推动全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一是积极支持足球事业发展。2023年,市财政局下达校园足球试点专项资金1286万元,足球事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足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施《全市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50年)》《推进足球运动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我市构建起了政府重视、部门配合、多方协作、合力推进的足球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市财政局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支持全市足球事业发展,培养优秀足球运动员、教练员,打造足球重点发展城市。   二是助力开展各类竞赛活动。2023年,市财政局下达体卫艺劳专项资金672万元。财政每年安排体卫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市各项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全市每年开展青少年体育运动联赛,涉及足球、网球、乒乓球、篮球、田径等体育项目,覆盖全市各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   三是推进思想政治和体美劳卫教育一体化发展。2023年,市财政局下达思想政治和体美劳卫教育资金192.5万元。近年来,市财政局围绕“五育并举”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全市中小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健康全面发展,每年安排思想政治和体美劳卫教育资金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立足财政职能职责,积极统筹财政资金,完善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建设,提升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学生体育运动环境,为全市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 第一批增发国债支持5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央财政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国家发展和...

    2023-12-15 朗读

      中央财政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4日发布消息说,近日会同有关部门,已正式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本次增发国债的第一批项目下达地方,项目规模共计5400万亩,安排增发国债资金1254亿元,共支持项目1336个。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大幅提高补助标准,亩均投资补助从1500元左右提高到2400元左右,明确地方出资部分主要由省级承担;优先支持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合计支持规模为2885万亩,占总规模的53%,将各省份上报的248.3万亩灾毁农田全部纳入支持范围;着力推进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合计支持规模为4200万亩,占总规模的78%。   据悉,下一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会同有关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地方抓好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确保将增发国债项目打造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 财政部拟出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社保基金境内投资运营

      为进一步完善全国社保基金法规制度,规范投资行为,支持...

    2023-12-12 朗读

      为进一步完善全国社保基金法规制度,规范投资行为,支持全国社保基金更好保值增值,财政部6日发布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投资范围方面,征求意见稿将此前专项批复进行整合,并适当优化调整投资范围,兼顾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需要。主要调整包括:一是纳入历年专项批复内容,具体包括同业存单、政策性和开发性银行债券、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债券回购、直接股权投资、产业基金、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优先股、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等;二是结合金融市场发展变化,参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增加和调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具体包括公司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养老金产品等;三是根据金融市场发展,适当增加套期保值工具,具体包括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股指期权等。此外,明确社保基金会直接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符合条件的直接股权投资、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含创业投资基金)、优先股,经批准的股票指数投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在投资监管比例方面,根据基金投资和监管实践,综合考虑风险收益特征,将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品种按照存款和利率类、信用固收类、股票类、股权类进行划分,并将境内和境外投资全口径纳入监管比例。股票类、股权类资产最大投资比例分别可达40%和30%,进一步提高了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灵活度,有利于持续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适度下调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上限。其中,股票类产品管理年费率不高于0.8%,债券类产品管理年费率不高于0.3%;货币现金类产品管理年费率不高于0.1%;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年费率不高于1.5%;托管人提取的托管年费率不高于0.05%。

  • 市财政局党组召开2023年第26次会议

      12月6日,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力平主持召开2023年第...

    2023-12-08 朗读

      12月6日,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力平主持召开2023年第26次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会议精神,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党组班子成员、总会计师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要将全面学习、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财经法律作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重要抓手,在财经法律宣传、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等重点任务上集中发力,坚决有力推进法治财政建设。   会议传达学习了《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促进条例》精神。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具体任务要求,紧盯预算大盘,狠抓预算执行,强化监督管理,统筹用好各项利好政策,推动各类资金第一时间落实到“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主战场。   会议还研究了债务化解、政府采购等其他工作事项。   各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六个“持续向好”彰显我国经济韧性强亮点多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

    2023-12-08 朗读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粮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特别是三季度以来,随着宏观调控政策一系列“组合拳”发力显效,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积累增多,在六个方面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彰显了我国经济韧性强、亮点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发展质量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我国经济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上都取得明显成效。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91.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比去年全年快2.2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其中,第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4.5%、6.3%、4.9%,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速度和质量共进。   内需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增强。今年以来,在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作用下,以及“五一”“十一”假期出游需求旺盛、“双11”网络购物节等因素带动下,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市场销售增长加快,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回升向好的主要亮点。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13%,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   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高。随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扎实推进,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和产业化,如国产大飞机完成商业首航、国产大型邮轮交付、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搭载国内先进制程芯片的国产手机开售等,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1—10月份,风力、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2.5%,显著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4%的增长;前三季度,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同比增长63.2%和26.7%。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发酵的情况下,我国经济顶住了压力,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来之不易。   生产供给保持稳步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向好   从供给侧看,三次产业生产持续恢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其中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工业生产加快恢复,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比去年全年增速快0.5个百分点;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1—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9%,其中10月份同比增长7.7%,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   同时,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凸显。服务业占比回升,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3.0%,明显高于去年,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制造业比重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6.8%。粮食安全保障有力。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同比下降0.9%,居历史第二高位,多地秋粮产量处于历史高位,全年粮食再获丰收,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投资、消费、出口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内部结构优化持续向好   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推进和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出台,特别是稳投资、促消费政策作用逐步显效,市场需求持续升温。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万亿元,同比增长6.9%,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服务零售额在批发零售、旅游出行、餐饮住宿、观影等服务型、接触型消费明显回暖带动下,增长19.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1.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外贸进出口总值34.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基本持平,其中10月份货物进出口同比实现正增长。同时,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内部结构持续改善。   消费结构中商品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1—10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6.7%,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升级类商品需求明显提升,10月份,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7%、14.6%、11.4%、10.4%,新风空调、节能热水器等绿色健康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国风”“国潮”消费火爆出圈,新兴消费蔚然成风。文旅消费增长亮眼,有关部门数据显示,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国内旅游出游8.3亿人次,日均旅游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1.3%;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日均旅游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29.5%。露营、围炉夜话、萌宠乐园、高空玻璃塔、高空攀岩、科技类球幕影院、虚拟现实(VR)类体验等新场景、新玩法带来旅游新体验,创造新消费。   投资结构中制造业投资表现突出。1—10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明显高于全部投资。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1.3%,为新产业新动能成长壮大打下了较好基础。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1—10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8%,占进出口总额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8%,占出口总额58.5%。在供需两方面优势作用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值已连续14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国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出口额10月份同比增长88.5%,对出口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   新产业新动能加快成长,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向好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持续赋能实体经济,新产业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提升。一方面,一批产业链条长、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行业加快发展。1—10月份,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13.6%。边缘计算、工业大数据、通用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兴未艾,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加速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2万亿元,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另一方面,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活跃,引领带动力凸显。今年以来,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文化相关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一直处于高景气区间。前三季度,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行业回升势头强劲,营收同比增长67.2%。数字化智能化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动能,前三季度数字出版、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文娱平台、多媒体游戏动漫等细分行业营收同比增速都在20%左右。   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形势总体持续向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以来,经济恢复向好带动就业规模扩张,加上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同时,就业质量出现持续向好态势。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1—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农民工就业总体改善。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达18774万人,同比增长2.8%。   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回暖,微观主体信心持续向好   三季度以来,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实现正增长,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降幅收窄,企业盈利水平逐步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好转。从企业经营看,三季度以来,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降幅持续收窄,部分工业品价格进入回升通道,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7%,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调研发现,各地工业企业加快销售和补充库存,积极开展或谋划开展新一轮投资。从居民收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同比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长速度。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同比名义增长7.6%,实际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28元,同比名义增长5.2%,实际增长4.7%。   在看到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消除疫情“疤痕效应”影响的恢复期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济运行面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是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并交织外部环境变化和疫情滞后影响等的结果。全面、辩证、长远地看,我国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当前面临的困难挑战是阶段性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经济都是在不断战胜风险挑战中爬坡过坎,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也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充分发挥我国具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恢复和扩大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增强自身发展韧性和活力,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战胜困难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市财政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12月6日,市财政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2023-12-07 朗读

      12月6日,市财政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次调研成果交流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总结交流调研成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力平主持会议并讲话,局党组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会上,局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各自调研课题逐一发言,认真交流调研情况,深刻剖析当前财政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   会议指出,市财政局要以此次调研成果交流会为契机,突出抓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财政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成果。要把调查研究和理论武装统筹起来,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全面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新思想中探寻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开拓破解难题的思路措施,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要把调查研究和检视整改结合起来,对照调研中发现工作短板,推动自身检视分析向广处和深处拓展,明确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部门,主动靠前指挥抓部署、抓推进、抓督办、抓落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要把调查研究和推动发展贯通起来,对调查研究形成的举措内容,明确转化应用相关安排,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制落实,确保调研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质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 2023年度1-11月全市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情...

      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市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共发放4...

    2023-12-06 朗读

      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市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共发放443339.50万元,惠及3061626人次,涉及10个领域97类120项补贴。其中:中央、自治区补贴发放219518.96万元,市级和旗区自行发放补贴223820.54万元。   (一)补贴资金发放领域方面。涉及农业、牧业、林业、商贸流通、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建设、社会保障、工资补助10个领域,其中发放农业类补贴75953.62万元,牧业类补贴51838.58万元,林业类补贴37082.91万元,商贸流通类补贴891.95万元,教育类补贴519.03万元,卫生类补贴39.77万元,计划生育补助4386.36万元,建设类补贴177288.77万元,社会保障类补贴58223.41万元,工资补助类补贴37115.10万元。   (二)地区发放数额方面。伊金霍洛旗196217.44万元,排全市首位,乌审旗、达拉特旗分别发放52941.39万元、48984.59万元排全市第二、三位,准格尔旗46252.19万元,杭锦旗41208.18万元,鄂托克旗30624.53万元,鄂托克前旗19386.74万元,东胜区4874.77万元,康巴什区2849.67万元。   (三)补贴对象分布方面。通过“一卡通”为农牧民发放补贴资金435153.92万元,累计发放2976850人次,为城镇居民发放补贴资金8185.88万元,累计发放84776人次。   

  • 鄂尔多斯市2023年1-11月财政收支情况

    一、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

    2023-12-04 朗读

    一、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2023年1-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57.8亿元,增长7.3%。其中,税收656.5亿元、下降2.3%;非税201.3亿元、增长58.4%,占比分别为76.5%和23.5%。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增值税189.6亿元,下降14.1%。   2.企业所得税124.8亿元,下降22.7%。   3.个人所得税22.7亿元,增长22.1%。   4.资源税154.4亿元,增长3.8%。   5.城市维护建设税31.9亿元,下降5.1%。   6.印花税8.8亿元,增长14.5%。   7.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耕地占用税54.9亿元,增长87.3%;城镇土地使用税29.8亿元,增长36.2%;房产税14.6亿元,增长23.4%;契税8.6亿元,增长61.9%;土地增值税5.7亿元,增长48.1%。   8.车船税3.8亿元,增长2.7%。   9.环境保护税6.4亿元,增长17.1%。   10.其他税收收入0.6亿元,增长403.6%。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23年1-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955.5亿元,增长14%。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101.2亿元,增长27%。   2.科学技术支出17.8亿元,增长143.4%。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7.6亿元,增长33%。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8亿元,增长11.5%。   5.卫生健康支出54.5亿元,增长21.2%。   6.节能环保支出13.8亿元,增长25.3%。   7.城乡社区支出185.6亿元,增长1.3%。   8.农林水支出83.4亿元,增长14%。   9.交通运输支出35.7亿元,增长41%。   10.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64.5亿元,增长3.9%。   11.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9.8亿元,增长107.5%。   二、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2023年1-11月,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8.4亿元,增长74.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8.8亿元、增长9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23年1-11月,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66.5亿元,增长238.6%。

  •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

    2023-12-04 朗读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教财〔2023〕8号   一、全国教育经费情况   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329.14亿元,比上年增长5.97%。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48472.91亿元,比上年增长5.75%。   二、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情况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情况   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基建经费和教育费附加)为39256.96亿元,比上年增长4.79%。其中,中央财政教育经费5715.56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7%。   (二)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情况   2022年全国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15731.97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增长情况分别是:   1.全国幼儿园为10198.39元,比上年增长7.29%。增长最快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3.09%)。   2.全国普通小学为12791.64元,比上年增长3.32%。增长最快的是山西省(10.38%)。   3.全国普通初中为18151.98元,比上年增长2.14%。增长最快的是西藏自治区(9.82%)。   4.全国普通高中为19117.92元,比上年增长1.64%。增长最快的是福建省(11.03%)。   5.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17461.54元,比上年增长2.14%。增长最快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21.51%)。   6.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22205.41元,比上年下降1.69%。增长最快的是四川省(13.42%)。   (三)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   2022年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是:   1.全国幼儿园为9736.51元,比上年增长7.83%。增长最快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3.98%)。   2.全国普通小学为12259.53元,比上年增长3.53%。增长最快的是西藏自治区(10.64%)。   3.全国普通初中为17225.61元,比上年增长2.59%。增长最快的是西藏自治区(14.10%)。   4.全国普通高中为17796.54元,比上年增长3.25%。增长最快的是山东省(10.93%)。   5.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16254.68元,比上年增长2.24%。增长最快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84%)。   6.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20926.53元,比上年下降0.31%。增长最快的是河北省(24.87%)。   (四)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   2022年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是:   1.全国幼儿园为3208.62元,比上年下降0.51%。增长最快的是贵州省(17.79%)。   2.全国普通小学为2785.89元,比上年下降2.43%。增长最快的是浙江省(12.54%)。   3.全国普通初中为4167.74元,比上年下降0.86%。增长最快的是西藏自治区(33.88%)。   4.全国普通高中为4223.18元,比上年下降1.25%。增长最快的是山西省(18.05%)。   5.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5833.13元,比上年下降0.56%。增长最快的是浙江省(21.55%)。   6.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8147.39元,比上年下降3.47%。增长最快的是四川省(35.13%)。   (五)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情况   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552.12亿元的比例为15.07%。   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情况   202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10207.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01%。   附件: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doc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   2023年11月21日   注:   1.公告中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   2.公告中的202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2亿元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552.12亿元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