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今天, 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同学习领会。
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
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
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吃上饭是最主要的,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级党委要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政治过硬、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能够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放到领导岗位上来。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完善符合文化领域特点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营造识才、重才、爱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