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动态

财经动态

  • 自治区财政厅顶格执行税收优惠政策 保障重点群体就...

      今年以来,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自治区财政厅按照此...

    2023-07-21 朗读

      今年以来,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自治区财政厅按照此前出台的《关于延长我区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时限的通知》等通知要求,顶格执行(按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上限执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2023年以来共计为相关纳税人减负约521万元,惠及全区250多户纳税人。   上述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我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以及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内顶格(按每户每年14400元限额)依次扣减其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二是我区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以及招用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且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自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当月起,在3年内按企业实际招用人数,顶格(分别以每人每年9000元、7800元标准)依次扣减有关企业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厅将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坚定不移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持续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提供保障,助力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

  • 2023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

      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

    2023-07-17 朗读

      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6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0682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331937亿元,增长6.4%。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   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全国夏粮总产量14613万吨,比上年减少127.4万吨,下降0.9%,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682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3.2%、4.5%、5.1%、4.3%;牛奶产量增长7.5%,禽蛋产量增长2.9%。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517万头,同比增长1.1%。上半年,生猪出栏37548万头,增长2.6%。   二、工业生产稳步恢复,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制造业增长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快2.7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股份制企业增长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8%;私营企业增长1.9%。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54.5%、35.0%、34.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0.68%。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4%。   三、服务业增长较快,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5%、12.9%、10.1%、7.3%、6.6%。6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8%。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20.0%、15.4%、9.3%。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其中,航空运输、邮政快递、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四、市场销售增势较好,升级类商品销售加快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7532亿元,同比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056亿元,增长8.4%。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203259亿元,增长6.8%;餐饮收入24329亿元,增长21.4%。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8%、4.8%。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5%、10.5%、8.6%。全国网上零售额71621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0623亿元,增长1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6%。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0.23%。   五、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3113亿元,同比增长3.8%。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2%,制造业投资增长6.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9%。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9515万平方米,下降5.3%;商品房销售额63092亿元,增长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民间投资下降0.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8%、13.9%。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6.8%、14.2%;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1.6%、46.3%。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39%。   六、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0101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14588亿元,增长3.7%;进口86429亿元,下降0.1%。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8159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4.0%,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5.5%,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8.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2.7%,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6月份,进出口总额34883亿元,同比下降6.0%。其中,出口19898亿元,下降8.3%;进口14985亿元,下降2.6%。   七、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1%,衣着价格上涨0.8%,居住价格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0%,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9%。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果价格上涨7.9%,猪肉价格上涨3.2%,粮食价格上涨1.6%,鲜菜价格下降2.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下降0.2%。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1%。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8%。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0%。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6.5%,环比下降1.1%。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16-24岁、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21.3%、4.1%。25-59岁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高中学历、大专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4%、4.4%、3.9%、3.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与上月持平。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705万人,同比增长3.2%。   九、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加快2.0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7元,同比名义增长5.4%,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同比名义增长7.8%,实际增长7.2%。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6.8%、7.0%、4.7%、6.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393元,同比名义增长5.4%。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鄂尔多斯市发放2023年度首批稳岗返还资金2607.78万元

      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就业、防失业、保生活的功能作用,...

    2023-07-14 朗读

      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就业、防失业、保生活的功能作用,助力稳就业保民生。2023年我市继续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等各类参保单位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大型企业及其他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当年度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当年度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按中小微企业标准返还。在企业账户等信息准确、完善的前提下,继续通过“免申即享”模式直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截至目前,已为首批591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607.78万元,惠及职工队伍52799人。

  • 2023年度1-6月全市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情况...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市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共发放25...

    2023-07-14 朗读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市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共发放252699.14万元,惠及1385782人次,涉及10个领域84类103项补贴。其中:中央、自治区补贴发放63974.61万元,市级和旗区自行发放补贴188724.53万元。   (一)补贴资金发放领域方面。涉及农业、牧业、林业、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建设、社保、工资、商贸10个领域,其中发放农业类补贴14739.33万元,牧业类补贴18197.09万元,林业类补贴4411.18万元,社会保障类补贴30579.87万元,建设类补贴154107.72万元,工资类补贴27222.41万元,教育类补贴156.74万元,计划生育类补贴资金2822.43万元,卫生类补贴资金39.73万元,商贸流通类补贴资金422.64万元。   (二)地区发放数额方面。伊金霍洛旗163991.86万元,排全市首位,准格尔旗、杭锦旗分别发放24969.12万元、18884.09万元排全市第二、三位,达拉特旗14004.88万元,乌审旗11524.47万元,鄂托克旗9382.32万元,鄂托克前旗5724.86万元,康巴什区2513.29万元,东胜区1704.25万元。   (三)补贴对象分布方面。通过“一卡通”为农牧民发放补贴资金248395.97万元,累计发放1337627人次,为城镇居民发放补贴资金4303.17万元,累计发放48155人次。

  •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就美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答媒体询问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就美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答媒体询问如下:   ...

    2023-07-10 朗读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就美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答媒体询问如下:   经中美双方商定,美财政部部长耶伦于7月6日至9日访华,这是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加强两国财金领域沟通交流的具体举措。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贸易战、“脱钩断链”没有赢家。我们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为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创造良好环境。   

  •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实现全覆盖

    内蒙古启用全国统一的医疗收费票据式样,推进医疗业务系统与...

    2023-07-07 朗读

    内蒙古启用全国统一的医疗收费票据式样,推进医疗业务系统与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对接,本着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理念,以“医疗机构、业务类别、流程环节”全覆盖为目标,信息深层次共享互通。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积极响应财政部关于电子票据改革统一部署要求,全面梳理财政票据涉及领域、行业,选择条件成熟、办事频率高的民生行业、单位先行先试,扎实推进改革工作;以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为改革目标,走出一条“统筹设计、统一规划,先行试点、分步实施,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的改革之路,全区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7月4日,内蒙古开出第一张财政电子票据。截至2023年6月7日,全区241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1649家乡镇卫生院已全部上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累计开具医疗收费电子票据1.36亿张,涉及金额409.69亿元,圆满实现内蒙古医疗电子票据改革全覆盖,改革完成度位居全国前列。   内蒙古启用全国统一的医疗收费票据式样,推进医疗业务系统与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对接,本着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理念,以“医疗机构、业务类别、流程环节”全覆盖为目标,信息深层次共享互通,实现从开具到查验、交付等环节电子票据社会化应用流转,大大提升医疗票据开具和交付效率,缩短缴款人获取医疗票据时间,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大大提升患者就医服务满意度。通过“区块链”技术应用,内蒙古实现电子票据推送上链,全面提升财政票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便民化水平。此外,缴款人及报销单位还可通过财政部公共服务平台、内蒙古自治区公共服务平台,核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票面信息真伪。   今后,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将继续深化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打通财政电子票据报销入账“最后一公里”,在区块链上开展医保、商保、入账等社会化流转业务,进一步拓展区块链节点,扩大财政电子票据数字化优势,实现报销单位直接使用电子票据入账,增强缴款人报销、理赔体验感。

  • 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我市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近日,市财政局下达2023年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023-07-06 朗读

      近日,市财政局下达2023年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中央基建投资预算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东胜部医疗综合楼建设项目。项目的实施将逐步改善鄂尔多斯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条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为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形成有序就医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健康需求提供重要保障。 

  •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这些自贸区、自贸港先行...

    今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

    2023-07-04 朗读

    今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改革开放先行先试。近日,经党中央同意,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聚焦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营商环境、风险防控等6个方面,提出试点政策措施和风险防控举措。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30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Q1   Q:在便利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方面,具体有哪些措施?   A:   一是允许试点地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内部调动专家的随行配偶和家属享有与该专家相同的入境和临时停留期限,为外国专家的家人来华共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保障专家人才在华安心工作、生活,有利于吸引国际人才聚集,带动试点地区内知识、技术、资本、市场等各类发展要素的流动。   二是对拟在试点地区筹建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外国企业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将其临时入境停留有效期放宽至2年,并允许随行配偶和家属享有相同的入境和临时停留期限,为来华投资考察、准备筹建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外国企业高管及其配偶和家属给予入境、停居留便利安排。   Q2   Q:在促进通关便利化方面将有哪些具体举措?将对市场经营主体带来哪些便利?   A:   一是进一步提高通关时间透明度。本次《若干措施》在试点地区进一步明确了空运快运货物和普通货物通关的时间标准,规定在符合我国海关监管要求且完成必要检疫程序的前提下,空运快运货物正常情况下在抵达后6小时内放行;对已抵达并提交通关所需全部信息的普通货物,尽可能在48小时内放行。通关时间标准更加透明,有助于提升经营主体进口环节的可预期性,为促进贸易发展营造更优的环境。   二是进一步降低通关成本。比如,明确海关允许原产地证书存在微小的差错,在确认货物原产资格情况下,对印刷错误、打字错误、非关键性信息遗漏等微小差错或文件之间的细微差异不影响企业享受优惠关税待遇,企业不必反复修改、递交申请的材料,这样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金、人力和时间成本。又如,明确在预裁定所根据的法律、事实和情况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允许进口企业在预裁定失效前申请展期,海关在裁定有效期届满前从速决定,保证了预裁定决定的连续性,避免新、旧裁定之间的空窗期,有利于提升贸易的便利化水平。   Q3   Q:在持续推进货物贸易自由化方面,有哪些重点突破?将对经营主体带来哪些红利?   A:   第一个利好是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此次开展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明确对符合条件的进口再制造产品不适用我国禁止或限制旧品进口的相关措施,将促进再制造产品进口,满足国内需求,降低企业成本,丰富消费者选择。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试点地区提出的具体试点产品方案,明确产品清单及适用的具体标准、要求、合格评定程序和监管措施,于6个月内作出决定,确保尽快落地见效。   第二个利好是对暂时出境修理后复运进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航空器和船舶免征关税。按照现行规定,运往境外修理的航空器、船舶等运输工具,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复运进境的,以境外修理费和料件费审查确定完税价格,照章征收关税。试点措施对以海南自由贸易港为主营运基地的航空企业所运营的航空器,以及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册登记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船运公司所运营的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内港口为船籍港的船舶,暂时出境修理后复运进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无论其是否增值,免征关税。这个制度创新将有利于降低相关航空企业和船运公司修理成本,更好享受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红利。   第三个利好是对自境外准许进入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修理的货物,复运出境的,免征关税;不复运出境转为内销的,照章征收关税。本条措施对目前进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修理的货物“一线”进口保税、复运出境免税,调整为直接免税,突破了现行保税政策;同时,允许不复运出境的货物转为内销,将有利于相关维修产业的发展。   Q4   Q:在《若干措施》中,有哪些金融举措?   A:   一是除特定新金融服务以外,允许内外资金融机构开展同类服务。坚持内外资一致的原则,保障外资金融机构国民待遇。   二是压缩相关金融服务审批时限。表现在试点地区收到境外金融机构等提交的开展金融服务申请后,原则上要在120天内作出决定。   三是允许在试点地区注册的企业、在试点地区工作或生活的个人依法跨境购买境外金融服务,更好满足个人和企业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境外金融服务的具体种类由金融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四是允许真实合规的、与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所有转移可自由汇入、汇出且无迟延。因跨境投资产生的资本出资、股息红利所得、股权转让等,在满足真实合规的前提下,银行应及时办理资金的汇入和汇出。   Q5   Q:《若干措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将对营商环境带来哪些改变?   A:   《若干措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聚焦知识产权、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保护等领域,提升便利化,增加透明度,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知识产权方面,进一步完善专利公报内容,将审查过程中予以考虑的专利申请人和相关第三方提交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引文列入需公开信息,将方便申请人和公众及时、便捷查阅专利申请案卷。同时,优化知识产权救济的保全措施,提高司法救济的及时性、有效性,加强对当事人权益保护。   竞争政策方面,调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对被调查的经营者给予指导,经营者作出相关承诺并按承诺及时纠正、主动消除或减轻危害后果的,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   政府采购方面,在不改变现行采购方式审批管理的前提下,进一步要求采购人在结果公告中同步公开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理由;同时对于公开招标数额以下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项目,也进行公开,进一步提高了单一来源采购的透明度,有利于强化社会监督,促进政府采购市场的公平竞争。   环境保护方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率先与国际标准和指南接轨,自愿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责任;支持试点地区内的企业、商业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建立提高环境绩效的自愿性机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自愿披露环境信息,将与政府监管形成有益的互补,带动更多企业自愿参与环境治理,营造共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Q6   Q: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将对推动我国加入CPTPP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A:   此次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实施的试点措施,是主动对接CPTPP规则开展的先行先试。一方面,将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率先构建与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展现中国有意愿、有能力加入高标准经贸协定;同时,也将通过试点积累经验,为中国加入这些协定做好充分准备、提供实践支撑。

  • 鄂尔多斯市争取到中央财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

      今年年初,市财政局与市自然资源局及时按上级要求组织开...

    2023-07-04 朗读

      今年年初,市财政局与市自然资源局及时按上级要求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并指导。经过不懈努力,我市“黄河重点生态区(鄂尔多斯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通过了财政部竞争性答辩,列入全国2023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范围。   项目区域示意图   该项目总投资6.07亿元,中央将给予补助3亿元,按项目实施期限分年度下达我市,目前已到位2023年专项资金1.1亿元。项目实施期3年(2023年-2025年),将在我市6个旗区(准旗、达旗、东胜区、伊旗、乌审旗、杭锦旗)实施综合治理图斑417个,消除地质安全隐患59处,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8.49平方公里。   项目实施后,即可全面完成我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改善49万名农牧民人居环境,减缓水土流失,降低沙尘天气影响,减少入黄泥沙量,流域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 鄂尔多斯市财政局第一时间下达2023年中央一般性转...

      为进一步推动各旗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支持经济社会...

    2023-06-30 朗读

      为进一步推动各旗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近日,按照自治区文件要求,鄂尔多斯市财政局第一时间下达2023年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2.88亿元,主要包括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1.5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1.15亿元、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969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636万元、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558万元等。   本次下达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功能重要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以及支持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等方面。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及时对接自治区财政厅,认真研究转移支付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各类转移支付资金,将争取到的资金妥善用于改善民生。全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足额落实“三保”责任,切实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